坚持党校姓党  为党立言发声
    您的位置>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要闻动态 >

青春创业 扬梦乡村

  • 发布时间:2019-06-01
  • 来源:武平网

编者按:为进一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,助力乡村振兴,中山镇深入挖掘青年创业典型,弘扬时代青年奋发进取、勇于拼搏、敢为人先的精神,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全镇青年创新创业,特推出【青年创业先锋】专题系列报道。 

26344024-7995-4e07-a544-370b837fec56.jpg

5月28日上午,天空下着小雨,身着工作服的王浩华正扛着一袋饲料在鱼塘边忙碌着,这是他每天都要做的工作,目前,王浩华经营着20余亩的澳洲淡水龙虾养殖场和30余亩的黑斑蛙绿色生态养殖场,是中山优秀创业青年的代表。

然而光鲜的外表背后是沉重的家庭负担,王浩华现居住于中山镇城中村,其父亲常年患有帕金森综合征,母亲因为劳累过度于2017年8月突发脑出血,并查出患有高血压,出院后留下后遗症导致一只脚偏瘫,整个家庭在被病痛所困扰,生活较为困难,家庭经济条件拮据。

之所以返乡创业,从事养殖行业,得益于王浩华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。王浩华于2015年毕业于集美大学水产养殖学专业,在校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,渐渐爱上了水产养殖行业,深刻认识到家乡水产养殖水平的落后,并立志毕业后要将所学知识带回家乡,慢慢引导养殖户科学养殖,提高养殖效益。

18fa681c-bdb2-45d7-a8ab-7ac4cdc1d9a0.jpg

2017年,王浩华满怀希望踏上了返乡创业的征途,准备大干一场,可征途往往不会是一帆风顺。刚返乡的王浩华因为没有合适的养殖场所而心生苦恼,后来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,经过三个月的漫漫寻找,几乎跑遍了大半个武平,最终选择在城厢镇上东村一处占地20余亩的养殖场进行澳洲淡水龙虾养殖技术开发与苗种繁育工作。在这两年的养殖过程中,为了适应当地的养殖条件,达到养殖效益最大化,王浩华先后采用了多种养殖模式,经过不断尝试,最终积累了丰富养殖经验和技术,所培育的苗种可供应周边300亩左右的养殖,提供20余个就业岗位,可增加600-1000万元的产值。

自去年以来,为了响应政府打击牛蛙非法养殖的号召,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理念,王浩华另辟蹊径,于2018年初在中山镇三联村承租了30余亩地,通过招商引资兴建了黑斑蛙绿色生态养殖场,进行黑斑蛙养殖技术开发和苗种繁育工作。黑斑蛙为省重点保护动物,养殖污染小,且可进行稻蛙生态养殖、果(百香果)蛙生态养殖模式,绿色环保高效,是个值得推广的养殖品种,但因养殖技术要求较高,管理较为精细,目前尚在摸索适合当地的养殖方式方法。

王浩华表示,下一步,他将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,带动周边贫困户就业,帮助他们脱贫致富,等到技术成熟大力推广的时候,所培育的苗种至少可供应周边500亩左右的养殖,提供50余个就业岗位,新增产值2500万元以上,为特色产业兴旺,助力乡村振兴出一份力!